北京国丹白癜风医院 华人星光原创 作者: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一位老人去世,走的悄无声息, 但是对全中国而言, 一束灿烂的火花熄灭了! 他放弃安稳的生活, 甚至被绑架、吃猪食、沿途乞讨....... 如此穷困潦倒, 他竟是当之无愧的“国宝”, 无数中国人因他过上好日子, 奈何寂寞此生,走时举国无声! 他,就是何家庆。 新中国成立那年, 他出生于一个贫苦之家, 读不起书,靠捡煤块生存。 在政府补贴下,从小学到大学, 何家庆全免学费。 父亲总是对他说: “读着共产党的书,拿着共产党的钱, 好好学习,努力向上, 成长后要成顶天立地之业, 才对得起党,对得起人民!” 自己的生活和命运,是国家改变的, 何家庆心中暗暗发誓: 谁给我一捧土,我还他一座山! 1976年, 何家庆来到安徽大学生物系当教员, 寒门学子, 终于走上崭新的人生大道。 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誓言, 他有一张张父亲留给他的烟盒纸, 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账。 何家庆说: “从1954年一直记录到1974年, 这前后20年,我的同学、 我的老师、学校, 哪年哪月给我送了什么, 助学金多少钱、 哪怕给我一双袜子、一个练习本, 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。 我拿着这个东西,心里非常不平静, 之所以能到省城读书、工作, 这个过程是非常来之不易的。” 为了“报恩”, 他毫不犹豫踏上一条艰险之路。 1984年, 何家庆来到遥远苍茫的大别山考察。 大别山山路崎岖, 常有毒蛇蚂蝗出没。 一次水中行走, 他两条腿被咬的血淋淋的, 反复发炎溃烂,还染上了血吸虫病。 夜宿山洞,他还曾被毒蛇咬伤, 幸好处理及时,才捡回一条命。 这是一次行走在生死边缘的考察, 何家庆交出的答卷是: 225天,步行12684公里, 途经鄂豫皖三省19个县, 先后攀登千米以上的山峰357座, 采集植物标本3117种, 他是中国有史以来, 第一个全面考察大别山的人! 而这一趟大别山之行, 让他深切意识到,在中国的这些山区, 还有很多很多和他一样苦出身的人, 他们出生在贫瘠的土地上, 但苦于信息闭塞,没有科技知识, 他们根本不知道山上到处都是“宝”, 比如山里人只会吃瓜子, 却不知道瓜蒌壳可以榨油, 瓜蒌瓤可做中药材…… 走不出大山,看不到未来, 一辈子因为穷,因为没知识, 被困在一个地方, 这样的境况让何家庆无比心痛: 我这个教授不称职, 我要当农民教授, 不再让农民望宝受穷! 他放弃了大城市的优渥, 走进了贫瘠的县区, 成为安徽宣城绩溪县科技副县长。 这个官他当的是十分“标新立异”, 不坐办公室, 反而每天都在爬山头钻树丛, 当地百姓觉得他行为怪异, 纷纷皱起了眉头:“一天就知道到处跑, 看着不像个办事的。” 半年时间里,何家庆步行800公里, 跑遍了23个乡,采集植物标本1536件, 村民们惊得瞪大了眼睛: “这个副县长,不简单。” 没多久,何家庆写出, 《绩溪县野生植物资源开发》一书, 举办了第一次野生植物资源展览, 百姓们愈发喜上眉梢: “何县长真是办了件大好事, 这些植物咱们以前根本不知道有啥用处, 都当野草锄了, 现在何县长把家底摸清了, 其实咱们的山里并不穷!” 在他的带头指导下, 绩溪县开办起科学培训班, 指导村民们科技养蚕。 1991年, 绩溪县尚田乡蚕茧产量增加28%, 增收30万元! 何家庆离任时,乡亲们几次挽留, 还送来一面锦旗, 上面写着:“焦裕禄式的县长”。 “山区人希望脱贫,希望技术, 您为我们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!” 乡亲们不想让他走, 他也舍不得这里, 但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。 在绩溪县的这段时间, 他遇到了能改变百万中国人的植物: 魔芋。 魔芋栽种技术含量低,产量高, 一亩地产量高的可以收获八九千公斤, 收入够供一个大学生上学, 有利于穷困地区人民尽快脱贫。 但是魔芋再好,农民不了解、 不大量种植也发挥不了作用。 为了给村民更多致富道路, 何家庆决心利用自己的技术, 走向更加贫困的山区帮助芋农。 1998年春节刚过, 何家庆的儿子何禾发现父亲“失踪”了, 这杳无音讯的日子, 一去便是305天。 后来才知道,何家庆离开家的那天, 带着16年全部的收入27720.8元, 背着褪了颜色、打满补丁的帆布背囊, 揣着一张中国地图, 和一张《国家扶贫贫困县名单》, 孤身一人走向西南贫困山区。 这一走就是30000多公里的行程: 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浙江、重庆、 四川、贵州、云南, 102个地(州)市、县, 27个兄弟民族, 207个乡镇,426个村寨…… 他为100多个县的农民, 讲授魔芋栽培、病虫害防治技术, 受益人数逾2万人。 305天里,他发现了17个魔芋品种, 证明了世界魔芋的故乡在中国。 还出版了, 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魔芋的著作: 《魔芋栽培新技术》, 翻译了《日本国魔芋的开发利用》, 魔芋技术, 让数百万中国人直接或间接受利, 过上了好日子。 他也被称为中国的“魔芋大王”, “中国自费扶贫第一人”。 在看到何家庆的西行日记之后, 儿子何禾哭了, 他无法想象父亲这条苦行僧般的道路, 是如何苦苦坚持走下来的。 在鄂西,何家庆无处投宿时, 曾在破烂山神庙淋了一夜的雨, 也曾在农家猪圈里过夜; 在大巴山,何家庆因为饥饿难当, 曾讨要农民喂猪的糊糊吃; 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, 何家庆被毒蛇咬过, 大腿肿得20多天抬不起来,险些丧生; 在穿越广西森林时, 何家庆被一只飞鼠疯狂扑咬, 要不是他跑得快,后果不堪设想; 遭遇的意外不断, 甚至还被绑架到偏僻旷野砸石头...... 经历了这险象环生的九九八十一难, 在返回途中,由于钱财所剩无几, 何家庆不得不放下斯文, 一路当了两个月的乞丐。 要知道,他可是堂堂的大学教授, 还是曾当过副县长的人啊! 从大西南回来后, 他的体重整整下降了20公斤! 半生倾注于魔芋,倾注于扶贫, 他差点命都没了,可即便退休后, 扶贫之心仍未磨灭, 他说:“我还有一个心愿未了, 那就是栝楼产业。” 栝楼,便是“瓜蒌”, 作为药食同源的经济作物, 其营养应用价值高, 为了大力推广瓜蒌的种植, 66岁的何家庆再次出发, 自费走遍了安徽、 江苏、浙江、河南等省, 调研瓜蒌产业发展现状, 传播科学的栽培技术,帮助农民增收。 他带着学生在野外考察瓜蒌, 随行的当地人说:“何老快七十岁了, 在田间地头走的那么快, 我不骑辆车真追不上他的步伐。” 还有一次调研途中, 何家庆长时间步行后身体不适, 仍要赶往下一个目的地, 被学生拉住强行让他休息, “您能不能不走那么快?” 何家庆这样回答: “山区的瓜蒌种植户都在等着我, 我得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利用起来, 给脚下加一把火, 尽快赶到他们身边辅导。” 他心里装着贫农,装着中华, 唯独没有自己。 有一年,绩溪县遭遇洪灾, 何家庆冒着生命危险四处奔波指导救灾; 在水灾严重的荆州乡松烟塘村, 他捐出1000元差旅费。 还有一次他在潜山山区考察, 看到贫困老百姓, 就将身上仅有的50元钱捐了出去。 多年劳碌,国家奖励给他10万元, 这笔钱在当年可以买得起一套房子, 可他想都没想, 把这些钱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女童, 希望可以资助她们读书。 他对贫苦人无比慷慨, 对自己却十分“抠门”。 平时在学校吃饭, 自己带小饭盒,只吃两个素菜, 花不超过3块钱; 他总是穿着黄的发黑的旧军装, 这身衣服穿了20年, 脚上是一双沾满泥土的黄球鞋, 背着一个黑色帆布包; 外出调研,他住最便宜的宾馆, 又破又小,连卫生间都没有。 生活一向节俭的何家庆眼睛框上缠绕着细铁丝 家里卧室家具老旧 因为常年在野外奔波, 他总是那么瘦削, 脸上带着营养不良的蜡黄。 在学校,他一身粗布衣衫, 不计较名利不愿意享受, 因为他的满腔热血,一颗红心, 全都献给了中国贫困山区。 2019年7月, 何家庆在潜山调研时跌了一跤, 晕倒在路上,后检查出癌症晚期…… 住院后,他病情十分严重, 无法进食只能喝水打营养针, 即便如此,他还要用颤抖的手, 去写关于瓜蒌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。 可是短短3个月后, 为祖国和贫农奉献一生的“国宝”何家庆, 在病痛的折磨中,安静地离开了。 去世前,他把自己的眼角膜, 捐献给了山区贫困孩子。 何家庆走了, 一个纯粹的人就这么走了。 但他的声音仍在人间, 鼓舞无数奋斗在祖国建设一线的人们: “我可能多做一些事, 尽早尽快为更多百姓改善经济状况。 ……位卑未敢忘忧国, 我是教师,必须这样做!” 他还曾写下这样一首诗: 我走了,我还活着, 朽而沃若,似一粒种子破胸, 比一滴水珠畅想,, 泥土里聚集力量,空气中尚存清氧,, 谁怂恿我努力而为,谁把控我生命延续延。 我走了, 无须作祭奠,无须泪挂腮两旁, 无须那一纸挂墙告悼文,, 请忘掉我吧,泥巴或白雪, 一切都回归土地,我从这土地生长…… 他走后,没有葬礼,不念悼词, 他走后,鲜少有主流媒体报道, 他的故事更是鲜为人知。 直到今天, 我们终于找到并写下他的故事, 这位满腔热血扶贫助农的老人, 这位改变无数国人命运的巨星, 他不该就这样被悄无声息地遗忘! 采薇采薇,薇亦柔止。 忧心烈烈,载饥载渴。 何家庆,对这个世界而言, 他是一道独特的风景, 叩击着生活在这浮华功利尘世中的, 知识分子的责任和良知。 他本来完全可以选择另一条道路, 过着一种平静、安逸、体面的生活。 但是他没有这样做, 而是用自己的毕生所学, 匍匐于大地,躬耕于贫瘠, 践行了五个大字:为人民服务。 生前清贫,千古大才, 走时寂静,身后简洁! 一身侠义,为国为民, 给我一捧土,我还一座山, 这束他用生命点亮的火花, 其光灼灼,永远照耀这天地间! 2022年10月22日, 在何老离去三周年祭日之际, 我们不能忘记, 中华民族脱贫攻坚的昨天, 越来越好的今天, 伟大复兴的明天, 是何家庆这样洒尽满腔热血, 拼命一生的大国脊梁换来的! 致敬、缅怀!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• 新闻资讯
• 活动频道
更多